近年来,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法院仁和人民法庭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培优“仁仁”法庭品牌,紧盯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枫桥经验”扎根在基层,让党建之花绽放出最美“枫”景。
下好法治建设“长远棋”,助力共富试验区建设
仁和人民法庭在所辖的南山工业园区内设立了“法官工作室”,进一步畅通了园区企业诉讼渠道,优化乡镇营商环境,保障好辖区内企业发展。通过不定期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了解辖区内乡镇企业司法需求,积极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咨询。主动参与仁和镇企业家商会平台创建工作,建立“法庭+商会”微信群,做好涉企诉讼风险提示,加强与辖区内民营企业的沟通,厚植共同富裕土壤。
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以人为点,转变工作理念,从让当事人“走进来”转变为让法官“走出去”,发挥“1法官 4力量(网格员 人民调解员 特邀调解员 专业律师)”作用,激活纠纷调解最基层组织,充分利用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工作室、“法律之家”等现有资源,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方力量,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坚持以案为点,整理并推广法庭典型案例,推动以案促改,注重审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2024年以来,该庭有效化解23起矛盾纠纷,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3件。
打造本土特色“明信片”,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先锋带头、担当作为,与仁和镇板桥村委会联合成立“老胡工作室”,由全国优秀法官、老党员胡华元担任工作室负责人,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协调对接,充分发挥当地党委政府在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的独特优势,将部分可能进入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常态化推行“巡回办案+普法宣传”,将“普法方桌”摆进村里美食街、集市、法治文化广场,通过巡回审判、送法下乡、法庭开放日、“开学第一课”等,切实把法律规定送进村里,把守法意识送进群众心里。2024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审判8次,开展“七进”活动12次,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
(郭西林)